九州新闻
联系我们
江苏九州祥和律师事务所
地址:江苏南京市秦淮区太平巷16号2楼
邮编:210000
电话:025-84535529
邮箱:9zhoulaw@163.com
 
九州新闻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九州新闻
20151012 本所律师崔保华做客南京新闻广播电台《法律365》节目录音——“南京虐童案”庭审辩护观点解剖


    因被认定用跳绳打养子致轻伤一级,今年50岁的李征琴被南京浦口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。在这一案件的3天审理中,我们节目全程给予了关注。在这两天,我们又收到了关于这一案件的最新情况:李征琴以此判决“认定事实错误、适用法律错误、程序违法”为由,已经正式向南京市中院提起上诉,要求改判其无罪。

   【(录音)9月28日至30日,备受关注的“南京虐童案”开庭审理,南京浦口法院一审判处李征琴有期徒刑6个月。近日,记者从李征琴的两名辩护律师王永杰、王常清处了解到,李征琴已向南京中院正式提出上诉。两位律师透露,目前,正在看守所中的李征琴认为,自己失手将孩子打伤,但向孩子、孩子的亲生父母及社会各界道歉,并且取得了孩子和其亲生父母的谅解。

    两位律师认为,一审判决采信的由南京市公安局出具的法医鉴定程序违法,鉴定意见错误,“在该鉴定中,只有一名法医对孩子进行检查,却有两人签名,鉴定在4月8日出具,却倒签成4月5日,这个问题法庭已经确定,而且浦口检察院还向公安部门发出纠违通知书。”

    王永杰称,“法医给出的鉴定内容显示,孩子是‘皮内出血’,依据公安部刑侦局在2013年出版的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释义》,以及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在2013年版的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适用指南》,以及多名法医专家认定,‘皮下出血’才是轻伤,‘皮内出血’只属于轻微伤,依据这个,李征琴无罪。”

    另外,王永杰称,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家庭暴力案件,应当尊重被害人的意愿。被害人不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,公安机关就应当撤销案件,庭上,孩子及其亲生父母的律师多次提出撤销案件,浦口法院应当撤案。】

   主持人: 检查院向公安部门发出纠违通知书,这份纠违通知书会对判决产生影响吗?

   答:刑事诉讼法规定,人民检察院对于侦查从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,应当提出纠正意见。

     收到纠正意见后,侦查人员可以对证据进行补证,经过补正的证据,如不属于“严重影响司法公正”情形,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,具有证明能力。

   《最高院刑诉法解释》第八十五条对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进行了明确,鉴定意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:

   (一)鉴定机构不具备法定资质,或者鉴定事项超出该鉴定机构业务范围、技术条件的;

   (二)鉴定人不具备法定资质,不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或者职称,或者违反回避规定的;

   (三)送检材料、样本来源不明,或者因污染不具备鉴定条件的;

   (四)鉴定对象与送检材料、样本不一致的;

   (五)鉴定程序违反规定的;

   (六)鉴定过程和方法不符合相关专业的规范要求的;

   (七)鉴定文书缺少签名、盖章的;

   (八)鉴定意见与案件待证事实没有关联的;

   (九)违反有关规定的其他情形。

    本案中辩护人提出的两个问题:一是鉴定人是否真实参加鉴定的问题,这应当由鉴定人自己进行说明;二是时间倒签的问题,属于证据的瑕疵,但不必然导致证据能力的缺失。

   《刑事诉讼法》第五十四条的规定:“收集物证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,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,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;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,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”,只有“严重影响司法公正”且不能予以补正的书证、物证才应予排除,辩护词以程序瑕疵为由认为该鉴定意见无效缺少依据,事实上混淆了“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非法证据”和“非法证据”之间的差别。

   主持人: 鉴定标准是否是统一的?到底应该参照什么标准?

   【张法医、贾法医和胡志强的分歧在于,一方认为小宝的损伤是以皮内出血为主的挫伤,另一方认为,皮内出血不属于挫伤,皮下出血才构成挫伤。

胡志强说,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编著的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释义》和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组织编写的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适用指南》,均明确指出挫伤“是指由于钝器作用造成的皮下和(或)皮下及软组织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”。

而张法医、贾法医说,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《法医病理学》,从第一版到最新的第四版,以及其他专著中,都是将皮内出血和皮下出血界定为挫伤。】

   答:上述《解释》、《指南》和《教材》,都不属于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范畴,应当属于学理上的解释文件,因此不存在法律适用的问题。学理解释,我认为应当以发布主体的权威性以及学界的公认性为判断准则。谁有最终的判断权?应当是审判机关。

   主持人:孩子及其亲生父母提出要撤销案件是否就该撤案?

   答:当然不行。

    庭审中辩护人提出,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家庭暴力案件,应当尊重被害人的意愿。其依据是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》第8条的规定:“尊重被害人的程序选择权。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家庭暴力犯罪案件,在立案审查时,应当尊重被害人选择公诉或者自诉的权利。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,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、侦查。在侦查过程中,被害人不再要求公安机关处理或者要求转为自诉案件的,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提交书面申请。经审查确系被害人自愿提出的,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撤销案件……”

    我们要关注其中两个要点:其一,“轻微家庭暴力事件”。我们应当注意,本案被害人是年龄尚幼的未成年人,其怕受的伤害,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,可谓轻微,但发生在一个小学生身上,不应视为“轻微”;二,“被害人自愿提出”。被害人是一个无行为能力人,不能排除其个人意愿受到了家庭成员的故意引导,,从法律上是无法认定其是“自愿提出”不再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请求。其法定代理人所作出的权利处分,属于放弃权利性质的,也不能认定为有效。

    针对未成年人,该《意见》的第9条进行了加强保护,规定:“通过代为告诉充分保障被害人自诉权。对于家庭暴力犯罪自诉案件,被害人无法告诉或者不能亲自告诉的,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可以告诉或者代为告诉;被害人是无行为能力人、限制行为能力人,其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没有告诉或者代为告诉的,人民检察院可以告诉……”

    可见,即便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,对于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、近亲属没有提出自诉的,人民检察院依然可以进行告诉。

    从网上看到该案的《辩护词》,坦言之,其文采、激情确实不俗。但其中一些观点,本人不敢苟同。譬如其中关于“ 本案是家事。公权力非请莫入”的观点委实偏颇,有悖于法制秩序和公序良俗。

   主持人:在很多人眼里,刚刚完成一审的南京“虐童案”是一场情与法的冲突。上海政法学院教授、上海市未成年人法律研究会会长姚建龙说: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,对儿童的暴力都要禁止。因为,一切对孩子的伤害往往都是以爱的名义进行的。”

    姚建龙分析,在我国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这样的观念还非常有市场。但是他认为,打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,这是中国家长需要反思的。瑞典等很多发达国家,都已经立法明确确立了对儿童暴力的零容忍原则,即无论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不能打孩子。”但是在我国,父母能否打孩子的规定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,除非造成打死打伤的严重后果,父母通常不会受到法律制裁,以至于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打大的。暴力具有诡异的遗传性和传染性,暴力文化,这种现象必须改变。